宋词里的城市从宋词看宋代五大都市的社会经
2022/10/5 来源:不详宋代的城市经济十分繁荣。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以及建康(今南京)、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宋代还逐渐取消了都市中坊(居住区)和市(商业区)的界限,不禁夜市,为商业和娱乐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周密《武林旧事》等书对汴京、临安城中商贾辐辏、百业兴盛以及朝歌暮舞、弦管填溢的繁华情景有生动的记录。
词作为一种在宋代大行其道的文体,文人士大夫对他们所处的城市也有形象地反映。他们笔下的城市,其繁荣令人惊讶,其衰败令人痛心,我们也可从中看到,“中华文化肇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不是浪得虚名。
杭州·钱塘
对城市社会经济描写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柳永笔下的钱塘(杭州):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一生不得志,屡次科考不中,索性眠花宿柳,过了一段放荡的青年生活。柳永没有自己的小家,但他关心的是大家。他欣然陶醉于这尘世的繁华。且看那烟柳画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令人行赏不尽。传说金主完颜亮听闻此歌,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据南宋遗民吴自牧《梦梁录》说,钱塘十万人家,是元丰(宋神宗年号)以前的事。宋高宗南渡定都于此后,凭着长江天险,金人鞭长莫及,钱塘继续发展了两百年,“户口蕃息,近百万馀家。南西东北,各数十里,人烟生聚,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铺席骈盛,数日经行不尽。”
从这方面说,经过两百年承平发展,南宋时的钱塘更是北宋时所不能比。有个叫俞国宝的太学生对杭人在西湖纸醉金迷的生活做了生动的记录:
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游湖之豪兴,车马之纷繁。这样的繁华景象,不禁让人想起东京,想起张择端笔下的那个《清明上河图》。
开封·汴州
鹧鸪天·元日(其一)春晓千门放钥匙。万官班从出祥曦。九重彩浪浮龙盖,一点红云护赭衣。车马过,打毬归。芳尘洒定不教飞。钧天品动回銮曲,十里珠帘待日西。(其二)日暮迎祥对御回。宫花载路锦成堆。天津桥畔鞭声过,宣德楼前扇影开。奏舜乐,进尧杯。喧阗车马上天街。君王喜与民同乐,八面三呼震地来。(十三)忆得当年全盛时,人情物态自熙熙。家家帘幕人归晚,处处楼台月上迟。花市里,使人迷。州东无暇看州西。都人只到收灯夜,已向樽前约上池。(十五)真个亲曾见太平。元宵且说景龙灯。四方同奏升平曲,天下都无叹息声。长月好,定天晴。人人五夜到天明。如今一把伤心泪,犹恨江南过此生。
原词共十五首,这里选取四首。据《芦浦笔记》卷十载:“右上元词十五首,备述宣、政之盛,非想象者所能道。当与《梦华录》并行也。”意思是这十五首备述宋徽宗政和、宣和年间经济社会的繁华,不是亲历者还真写不出来。它们可以跟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并行于世,成为那个时代的见证!
一代才女李清照晚年寓居临安,追忆在汴京时的旧时光,颇为伤感: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本词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下片写自己难以忘怀在汴京繁盛的那段日子。对于汴京的繁华,当时身在其中,不知不觉,认为一切理所当然。但是,昔日的繁华欢乐早已成为不可追寻的幻梦,往事,便也只能回味。
扬州·广陵
秦观《望海潮·广陵怀古》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作者追思故国,对扬州形胜做了照相机似的全景描写。提封,通共,大凡意。古制八家为井。万井提封,句意谓扬州多达八万余户。只见街道上富贵人家华服飘曳,车来车往,气势如虹。兼之垂杨巷陌、烟雨画桥,好一派繁荣景象。
秦观《满庭芳》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恁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相比起来,北宋这批词人算是幸运的。他们优游卒岁,并未尝到国破家亡的痛苦。后来金人南侵,南宋朝廷凭着长江天险守了几百年。长江北岸的扬州却没那么幸运了,因多次遭受掠夺,逐渐衰落。反映到词中,气象已截然不同。
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千岩老人”指姜夔的老师萧德藻。萧赞赏《扬州慢》有国破家亡之痛。“黍离”是《诗·王风》篇名,周大夫经西周旧都,见已荒废作了庄稼地长了禾黍,故作诗吊之。首句“彼黍离离”,“离离”指庄稼繁茂也指心情忧伤。扬州遭兵火后,荒废的池沼、尚存的大树,至今仍厌恶谈论战事。
据有关人士考证,本词是作者二十二岁时沿江东下游维扬时作,今为编年词第一首,为甫登词坛即不同凡响的名篇。南宋时期,金兵屡次南侵,最近一次隆兴二年,距作者作《扬州慢》时只十来年。
“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是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南京·金陵
离扬州不远,一江带水的六朝古都南京,文人墨客自然不吝词章,但几乎无一例外地指向了怀古。其实也很好理解。怀古多半是为了讽今,“借他人酒杯,浇自家块垒,”这也是文人刷存在感的一种方式。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与其他城市相比,金陵故事多,给了文人足够的发挥空间。石头城下,秦淮河畔,六朝金粉,恍如梦幻。
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不回忆还好,一回忆,又是一场梦。
成都·益州
说到宋代的大都市,我们不能不说成都。成都,号称天府之国,历来是中华文明的战略备份地。因为独特的地理形势,历史上的战乱较少。在宋代,益州(成都)已是当时著名的“西南大都会”。在经济重心南移的时代背景下,宋代的成都拥有了特殊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世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就诞生于此,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成都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
柳永《一寸金》井络天开,剑岭云横控西夏。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簇簇歌台舞榭。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靓妆艳冶。当春昼,摸石江边,浣花溪畔景如画。梦应三刀,桥名万里,中和政多暇。仗汉节、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文翁风化。台鼎须贤久,方镇静、又思命驾。空遗爱,两蜀三川,异日成嘉话。
柳永这个浪荡班头,写成都仍是年轻时写钱塘的笔法,以赋体形式极力铺陈,歌台舞榭,俊男靓女,雅俗游赏,来往如梭。柳永要是活到如今,想必“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喔…喔…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这样的句子会写不少吧。
仲殊《望江南》成都好,蚕市趁遨游。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车马溢瀛洲。人散后,茧馆喜绸缪。柳叶已饶烟黛细,桑条何似玉纤柔。立马看风流。
斯人远去,韵味犹存。记住历史,品读经典,记住属于我们内心深处的乡愁,这就是阅读诗词带给我们的意义!
本文由“诗词茶座”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