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之恨如一江春水,李煜和宋徽宗血泪浇筑

2023/5/16 来源:不详

公元年七月七日,这个七夕节注定不平凡。千古“词帝”南唐后主李煜在今日诞生了。

李煜天资聪颖,善诗文、工书画,才高八斗。南唐中主李璟也是文学大家,故对李煜最为宠爱。李煜自己是无心帝位的,可惜他又偏偏天生奇像“丰额骈齿、一目双瞳”,因而受到长兄太子李弘冀猜忌。李煜为避祸,醉心经籍、不问政事,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意争位。

如果李煜真的能安安稳稳的当一个文学家的话,他或许没有日后那么大的成就和名气,但一定会活得非常开心。可总是造化弄人,李煜的哥哥叔叔们全部一个接一个的早逝,居然让他这个老六坐上了皇位。

李煜虽然没有治国才能,但称得上爱民如子。他为政期间,减免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但是大势所趋,南唐终究还是走向了灭亡。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南唐总共只有三十八年历史,却拥有三千里的辽阔幅员。李煜开篇第一句就是如此,想必内心对故国也是自豪的吧,这也为自己的死亡埋下了伏笔。宫殿高大雄,华丽俊秀,宫苑内珍贵的草木茂盛,鲜花遍地,藤萝缠蔓。李煜几十年安逸生活,何曾见识过兵戈呢。自从做了俘虏,心念故土,身心憔悴。对故国记忆最深的是慌张地辞别宗庙,肉袒而降之时。教坊还在演奏离别的音乐,满腔的屈怨,只有对着美貌的娇娥,一声长泣。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相见欢》,虽然句句写景,其实句句话情。对于岁月的流逝,故国的灭亡,自己的处境,无奈的李煜只有写词以抒胸意。宋太宗,终于被激怒了,最后一首绝命词《虞美人》之后。

公元年七月七日七夕节,李煜被一杯毒酒刺死。生于七夕,死于七夕,结束也意味着新的开始。对于李煜而言,这样未必不是痛快的结局。

公元年五月五日端午节,宋神宗观赏了李煜的画像,对李煜的文雅赞叹不已。回到寝宫,神宗便梦到李后主来拜访自己,随后宋徽宗赵佶出生了。

宋徽宗聪明才智更胜后主,李煜只是文才出彩。宋徽宗可称全才。宋徽宗十几岁便“能文善画,名重当朝”,自创的廋金体,挺拔俊美,修长均匀,婉转秀丽。还常常用古诗来命题考试诸“万绿丛中一点红”、“嫩绿枝头红一点,恼人春色不须多”、、踏花归去马蹄香”、“竹锁桥边卖酒家”。除文学外,宋徽宗还精通:琴棋书画、音乐、跳鞠、演艺、印章、茶道、瓷器、考古、钱币、投壶射箭、中医、道学、占卜、厨艺……不管什么一学就会,一点就通。可惜唯独一点,不会当皇帝。《宋史》说宋徽宗:“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北宋在宋徽宗手下最终被灭。金人攻入皇宫,烧杀抢掠他都不动声色,唯独他的书画被毁,十分悲伤,在他心中艺术似乎高于一切。宋徽宗在压解途中写下了一首《眼儿媚》: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汴京的繁华,从此只有在梦中见到了。宋徽宗似乎走上了李煜的老路,而且更加屈辱。一同被虏走的宋钦宗,跟和一首。吟罢,徽钦二宗抱头痛哭。

宋徽宗的绝命词乃是一首《燕山亭》: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这是一封哀痛至绝,肝肠寸断的血书!

李煜、宋徽宗二人文采风流不相伯仲,治国理朝更是难分上下。两人同病相怜或可互为知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4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