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青楼女子痴情,书生半点朱唇万人尝
2025/4/27 来源:不详古时,有位青楼女子名叫邱如霜,此女貌美命薄,十三岁落入烟花之地,老鸨见她是个美人胚子,在她身上投入了不少金银,故此邱如霜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可谓才貌双全。
到了接客的年纪,邱如霜却不愿意了,尽管老鸨软硬兼施,也丝毫不起作用,邱如霜放下狠话,若是逼急了,她就自寻短见,总之卖艺不卖身。
“你这丫头,我真金白银的培养你这么多年,如今我的话你也不听了,今日起就把你关起来,看你还有没有脾气?”老鸨说道。
就在此时一位白面书生走了过来,笑着说道:“薛妈妈,不要为难如霜姑娘了,今日我有些雅致,就让姑娘为我弹奏一曲可好,这些银子薛妈妈收好了。”白面书生说着话,拿出一袋银子放到了老鸨的手中。
“哎呦!秦大少爷啊,如霜这丫头真有福气,如霜快去,好好给秦大少爷弹奏一曲,大少爷怜香惜玉啊!哈哈哈……”老鸨接过银子,笑着离开了。
秦大少爷不是别人,正是秦县令的儿子,名叫秦书阳,不但多金,并且同样才貌双全,和邱如霜站在一起,犹如金童玉女,十分的般配。
“如霜姑娘,若是今日心情不好,就回房歇息吧,我已给老鸨银子,我想他不会难为你了,一会儿我会和老鸨说明,以后不许她在逼你接客,剩下的事情交给我就好。”
“多谢公子,小女子无以回报,就给公子弹奏一曲吧!”邱如霜一身红装,坐下抚琴,犹如仙子一般,美不胜收。
就这样一来二去两个人便熟悉了起来,才子佳人日久生情那是自然的事情,做夫妻之事也就顺理成章了,从此后秦公子每日就像长在了醉花楼一样,日日与邱如霜缠绵。
一日秦公子说道:“如霜,过几日我要进京赶考了,金榜题名之时,我定会回来为你赎身,风风光光地把你娶回家。”
如霜听后,眼含热泪,没想到秦公子有情有义,她点了点头,顺势依偎在秦公子的身旁。
再后来秦公子进京赶考,邱如霜便在醉花楼中数着日子,希望秦公子能早些回来。
如霜长得漂亮,很多男子都对她垂涎三尺,也有要为她赎身的,可她都一一拒绝了,为秦书阳守身如玉。
老鸨见如霜痴情,便劝道:“丫头呀,痴情的女子,负心的汉,那秦公子也就说说罢了,被窝子里的话不要当真,再说他是官宦人家,是万万不会娶咱青楼女子的。”
“妈妈,秦公子他不是那种人,他一定会回来为我赎身的。”如霜胸有成竹地说道。
“丫头,既然你这样相信秦公子,不如我俩打个赌,若是秦公子薄情寡义,没有履行诺言,你必须听我的接客,若是他能来娶你,妈妈我会想嫁女儿一样,风风光光的把你嫁出去,可好?”
“妈妈,您可要说话算话?”邱如霜做梦都想着这一天。
老鸨和如霜打了赌,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依旧没有秦公子的消息,如霜有些担心了,莫不是出了意外,又或者秦公子真是一个薄情郎,早已把自己忘了。
思量再三,如霜求助醉花楼的一个熟客,希望他进京之时帮忙打听一下秦公子的下。
后来得知,秦公子不但高中的状元,还娶了丞相的女儿为妻。
邱如霜听后心有不甘,觉得秦公子一定是有难处,或者是被逼无奈,从那后邱如霜每日一封书信,整整写了一年,终于有一天她收到了秦公子的回信。
信中几个大字特别的刺眼:“半点朱唇万人尝,怎配我这状元郎?”
从此后邱如霜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再也没有写过一封信,也听从了老鸨的话,开始乖乖的接起了客人,很快就成了“醉花楼”的头牌。
一年后邱如霜为自己赎了身,再后来她嫁给了一个小木匠,并让木匠找来两块木板,木板上刻上两行字:仗义多是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结语:本文并没有针对读书人,后面这句:“仗义多是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读书人写出来的,此人是明朝官员,名叫曹学佺,他不可能自己说自己,此话说的只是一部分人而已,勿对号入座哦。
邱如霜是个痴情的女子,可惜她遇见了负心汉,应了那句话,自古多情总被无情伤。
我们希望看到秦公子金榜题名,风风光光将邱如霜娶回家中,可即使不是故事,就算在现实中也不容易实现,再者秦家父母也不会同意儿子娶个青楼女子的,正所谓门不当户不对。
如果世界上有一个人,不在乎你的出身,不衡量利弊做选择,不嫌弃你的容貌,从来都不让你输,不三心二意,遇见这样的人一定不要辜负!若是错过了,这一生都找不到了!
如果你是秦公子,你会回来娶邱如霜吗?不许说谎!#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