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河南老乡魂牵梦绕的野菜秘籍都在这儿
2022/9/17 来源:不详汪曾祺说:凡野菜,都有一种园种的蔬菜所缺少的清香。
这种田园蔬菜所缺少的清香,今天我便帮你们寻到了。
我们迷恋李子柒,很少是因为她的外表。这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其实是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人们对山野气息的向往。
从地里田间挖了新鲜的小野菜,简单地烹制,就能让屏幕前面的人馋得心痒痒。
青黄不接春三月,如果不吃野菜,好像就失去了春天该有的生机盎然。
阿五的餐桌上,装着漫山遍野的春意,春日短暂,你不来尝尝?
一年之计在于?
今年香椿的价格堪比奢侈品,不过价格可是挡不住老饕的嘴巴。春天要是不吃香椿,接下来的一年都会觉得少了点什么。
-香椿炒鸡蛋-
阿五的香椿炒鸡蛋有了新的创意。
服务员端上来烧热的石子锅,切碎的香椿和蛋液搅拌均匀,一同倒进石子锅的热油里,一瞬间香味伴随着滋啦滋啦地声音散开。
不同于普通的油锅爆炒。石子的滚烫,将鸡蛋和香椿煎至恰到好处的嫩度,此刻的鲜味是最馋人的。
-香椿拌豆腐-
白底绿顶还有一点红,这样一道菜颇有山水画的意境。
将香椿烫过后,切成碎末,一层碧绿的香椿芽、一层鲜嫩的豆腐。用勺子舀一块,香椿的浓香混合着豆腐的鲜嫩,妙极!
荠菜只能包饺子?最会做面食的北方人可不同意。
-荠菜春笋包-
将荠菜和春笋切成碎,不需要过多的调料,简单调味即可。包成小包子一蒸,像钱袋子似的荠菜春笋包就出笼了。
面皮晶莹剔透,圆鼓鼓地裹着荠菜和春笋的鲜。女孩子也能一口一吃个。
-凉拌荠荠菜-
凉拌是荠菜最常见的吃法之一。
掐一把早春的嫩荠菜,清水冲洗掉田野里的泥尘,焯水后凉拌一下,简单的步骤保存了荠菜的营养和口感,吃起来脆甜清爽,口舌生津。
作为黄河中下游人民尤为喜爱的野菜之一,面条棵的吃法,也带有浓重的北方饮食色彩。
-蒸拌面条棵-
初春时节,面条棵刚从地里钻出来,生出嫩叶和幼茎,此时是吃面条棵的最佳时机。
将其均匀地拌上葱油,然后裹上面粉,再在笼屉中蒸熟。这是北方人吃绿叶蔬菜的常见做法,薄薄的一层熟面裹着嫩菜叶,口感很独特。
-野菜窝窝-
将面条棵切碎后,做成空心窝窝头的形状,蒸熟后蘸着蒜汁吃。菜清甜、蒜辣香,吃起来别有风味。
这样的菜窝窝,我猜应该能勾起许多北方人小时候的回忆。
我们这一代人,谁还没馋过小学课本里的榆钱饭?书中说:“榆钱生吃很甜,越嚼越香。”
我的口水就跟着这篇课文,流下好几尺。
-炝炒榆钱-
当榆树的枝头开始挂上一串串黄绿色、长得像钱币似的种子,就是它在告诉我们,吃榆钱的时节到了。
摘几串鲜嫩的榆钱,拌面蒸熟,热油中炝炒后出锅装盘。这样做出来的榆钱,筋软可口,鲜咸味美,口味层次丰富。
小时候喜欢摘一捧槐花,一朵一朵吸食里面的花蜜,偶尔还会被来采花的蜜蜂哲到。
在没有零食的年代,槐花就是孩子们春天的零嘴儿。
-蒸拌槐花-
槐花还未开放的时候,花骨朵里藏着蜜蜂都垂涎三尺的花蜜,此时的槐花,口感最佳。
刚从树上摘下的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加薄面拌匀,蒸熟后就可以吃了。口感软嫩,有着花朵特有的香甜,让我想起小时候和蜜蜂争槐花吃的时光。
说到柳絮,好多人都想到了4、5月份满天飞的白絮絮。其实在柳树开花之前,幼嫩的柳花和槐花一样,可以成为春天里的一道菜。
-凉拌柳絮-
将柳絮连着刚生长出来的嫩叶一起摘下,焯水后经反复的浸泡、淘洗,将苦味去除后挤干,加入盐、香油、醋等佐料,一道凉拌柳絮就完成了。
咸鲜清香,十分脆嫩,是解春燥的一道好菜。
菜花刚刚冒头的时候,掐掉十几厘米的花头,这就是寻常人家餐桌上很常见的食材——菜苔。
-菜苔拌黄豆-
嫩菜苔,焯水后与黄豆一起凉拌,是最简单的吃法。
筷子夹着菜苔和黄豆一起送进嘴里,菜苔口感清爽,熟黄豆的香味浓郁,颇有层次感。
-拍蒜菜苔-
一切蔬菜和蒜末一起炒,味道都会更好,菜苔也不例外。
菜苔切段后,与蒜末炝炒。菜苔热气腾腾、油嫩脆甜,蒜香浓郁却不喧宾夺主,吃多少都不觉得腻。
民间有一彦语叫“一卷不成春,万卷春如醉”。
说的就是,人们吃了春卷,才算真正的迎来了春天。
-炸春卷-
用鸡蛋皮卷上红萝卜、嫩韭菜、肉丝制成的馅,放入油锅中炸制金黄。轻轻咬开,红红绿绿冒着油的馅儿便露了出来,又鲜又嫩,混合着若有似无的肉香,尤其美味。
吃了春卷你的春天才算真的开始了,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季节仪式感。
物质匮乏的年代,野菜是充饥的主食,藏着生命坚忍的力量。现在的人们再吃野菜,则是想从朴实的味道中,感受从泥土里抽出芽来的春的生机。
随着春风的脚步,田埂上一簇一簇的荠菜,清雅如春水的榆钱,清风拂过阵阵幽香的槐花……
在阿五,一场尝鲜之旅,才刚刚开始。
文
何欲青编
何欲青
图
阿五黄河大鲤鱼何欲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