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忙辽宁农民大哥每天干13小时不说累

2023/1/3 来源:不详

北京青春痘医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210312/8740647.html

农民的辛苦,成就了他人的风景。无法探究这句话的由头,但说得的确在理——譬如6月5日的辽宁东港下岗村,这样的风景蕴含着农民怎样的辛苦?

育苗田是水稻生产的始发地。4月份整饬苗床,撒种子覆盖地膜,5月末起苗运苗插秧,前期准备都在育苗田里进行。图为农民正在往农用车上装水稻秧苗。

农用车开走后,育苗田凸显一点红。“一点红”大妈负责“善后”,将此前承载育苗功能的“苗盘”摆放在一侧。这个活儿貌似不累,但相当繁琐,几乎停不下来。

这是“一点红”大妈的劳动成果。一条苗床大约多个苗盘,整个育苗田是一万多苗盘。大妈说,“早晨5点半到晚上6点半,我就干这个活儿,4号开始到7号结束,一天至少倒腾个。”

几乎整个5月份都下雨,虽然雨量不大,但使得当地不插六月秧的铁律被打破,6月1日开始,当地的水稻插秧才陆续铺开。运送秧苗的农民大哥说:插秧大忙起早是必须的,但很少贪黑,但现在为了抢时间,6点半7点收工属于正常,再晚就看不见了。

运送秧苗的平板车很有意思,靠履带驱动,农民大哥戏称为“农用坦克”。有了“农用坦克”,节省不少人工,也几乎免去了遭罪。“以前都是轱辘,动不动就陷进去了,就得人往外弄,耽误时间不说,全身都被烂泥糊上,那个遭罪劲儿就别提了。”

在当地,水稻插秧几十年前就实现了机械化,但与之相关的细活小活则完全需要人工。“细活小活并不是轻快活,凡是农活都需要重体力,要是轻快还能挣大钱,小年轻的不早就嗷嗷从城里跑回来了?”农民大哥说。

10年前的时候农民大哥还担心,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他们这一代只会干农活的农民会失业。然而10年过去,他们当初显然过虑了。“现在怎么样?不但没失业,反而工钱上涨。这说明什么?没有接班儿的。”农活儿难寻接班人,这是不需要掩饰和回避的,问题是,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棋簿紫/图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28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