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朝历代中皇权中蕴含的五行学说夏目

2023/2/20 来源:不详

贵阳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92727.html

大家看历朝历代帝王画像,会发现那些皇帝们有时候穿黑色的衣服,有时候穿红色的衣服,还有时候穿黄色的衣服等等,特别是黄色在明清时期变成了一种特别敏感的颜色,很多影视剧作品中老有那种赏赐黄马褂的情节,其实衣服的颜色在古代有特殊含义的,那些皇帝之所以穿某种颜色衣服,并不是出于个人喜好,而是出于某种政治原因。

战国时代有个叫做邹衍的「阴阳家」,其深受「五行学」说影响,相信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而人所在的天地之间又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其中的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部属土,这个世界也正是在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中存在发展的,五行之间不仅有相生相克,而且还分别有对应的颜色。属木的东方的对应青色,属金的西方对应白色,属火的南方对应着红色,属水的北方对应着黑色,属土的中部对应着是黄色。

邹衍相信国家的命运和五行有关,于是在五行的基础之上编出了一套“五德”理论。王朝的更迭就蕴含在这套金木水火的相生相克之中,所以国家政权推崇什么颜色会直接决定其合法性和地位。

比如说《吕氏春秋》里就有记载:黄帝的时候,有天象显示「土盛」,所以黄帝时期就尊崇黄色,然后到了大禹时代,有很多草木就算到了秋冬世界也不凋零,所以「木气」又盛了,又以青色为尊,大禹开创得夏朝又被商汤的殷商灭亡,「金克木」所以殷商编排的理论应该是「金德」,金对应是白色,所以商朝人崇尚白色,这个观点被广泛接受。

大家看很多历史题材的油画还有影视剧作品中,殷商贵族都穿着白色的衣服,那衣服的颜色就是按照这个理论复原的。然后等到周武王带着一群人灭亡了殷商以后,周人坐天下,得用「火德」去克殷商的「金德」,所以灭亡殷商德周朝是「火德」,推崇红色。

大家看后来很多帝王的画像,皇帝在穿礼服的时候,往往穿德都是黑色和红色的配色,上衣是黑色,下衣是红色,这种配色在古代是非常尊贵的,古代上衣的那个黑色,严格来说还不能叫黑色,应该就「玄色」,所谓的「玄色」就是夜空里北极星附近的那种颜色,幽冥般的黑色象征着天空,而夏商的那种红色严格来说应该是「熏色」,对应的是周人的「火德」,所以帝王穿上「玄熏」这种配色的衣服代表地上的政权与上天沟通之意,也非常显高档。

战国时代结束之后,秦帝国一统天下取代了曾经一统天下的周,秦人就认为自己的「德」应该克制周人的「德」,周人是「火德」,水能克火,所以秦是「水德」,对应的是黑色,在秦帝国建立之后,十分重视邹衍的“五德学”,帝国于是推崇黑色,不仅贵族在重要的礼仪场合要穿黑色,就连老百姓平时都得用黑色裹头。因此秦朝时期,老百姓就被称为“黔首”,“黔”字在古代的有黑色的含义。

贾谊的《过秦论》里记载:“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意思就是说秦帝国的中央政府进行文化、舆论的管制,以愚弄这些头裹黑布的老百姓,在这个细节里我们就能看出秦帝国尊崇的是「水德」。大家看张艺谋导演的作品《英雄》里,秦国的大臣穿的衣服都一水儿的黑色,铺天盖地的黑色,那种肃杀的黑色就是从「水德」的细节中考据出来的。

不过刘邦建汉后,这顺序就开始有点乱了。最开始的时候刘邦觉得自己建立的汉朝继承的是周朝的「火德」。同时,自己也是“赤帝之子”,所以汉朝初年的时候推崇红色。但等到了汉武帝时期,因为一些政治需要就改了,「封禅泰山、尊皇帝」,汉朝的「火德」也跟着改成了「土德」,崇尚黄色。每次这五行一改,全国的颜色方案就得跟着改。

等到了东汉以后,“五德”轮回就全乱了套,曹丕代汉称帝的时候说自己是「土德」代替的是汉朝的「火德」,司马炎的晋取代了魏以后,又说自己的「金德」取代了曹家的「土德」。而且“德运”不仅会因为政治需要而胡改乱改,那衣服的颜色也开始和国家的德运对不上,比如说晋朝时期有个大臣就跟晋武帝司马炎上奏说,说晋朝是「金德」,可是咱们穿的衣服都崇尚红色,这实在是有失传统。

南北朝时期的国家政权更迭频繁,加上政治不稳,所以基本上这“五德”之说已经失去了原来的轮回顺序,完全为了政治服务,说白了就是一个政权在新成立之后,想要说自己到底是什么「德」,完全凭心情。

比如说杨坚建立的隋朝用的是「火德」,按理说推翻了隋朝的唐帝国应该是「水德」,可唐帝国建立的时候,李家人说自己是「土德」,完全没有规律可循,《吕氏春秋》里记载:金木水火土,在这五行中,土为五行中央,主管“4时4方”,非常尊贵。

所以,在大一统帝国建立以后,有不少王朝都非常重视五行中的“土”以及其所对应的黄色。有学者表示很多皇帝特别重视黄色,原因就在于这种颜色对应的是「土德」,李世民身上那种黄色就和唐帝国的「土德」有关,但是黄色还不是土黄色而是赭黄色,就是黄色还加一点红,因为唐朝人觉得自己继承了一些汉朝的道统,刚才说了,汉朝是「火德」推崇红色,所以唐朝就在黄里又加了一点红,变成了“赭黄色”,显得深沉。

宋朝时期赵匡胤立国时候推崇的是「火德」,这是值得一提的细节,因为蒙古人灭了宋以后就不提“德运”这事儿。可能是蒙古人觉得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一套东西很麻烦,而且蒙古人的有自己文化体系,所以元朝是没有“德运”的。

再到了后来朱元璋起兵反抗蒙古,为了在政治上得到各股势力,特别是广大汉族同胞的支持,朱元璋就表示自己继承的是宋朝的「火德」,但完全就是随口一说而已。到明朝建立以后,渐渐的没人提这事儿了,至于明朝崇尚红色,有学者表示是因为朱家做了天下,朱元璋的朱对应的是红色,红色和明朝“德运”之间,应该是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中国的最后一个王朝满清。从正式的文献记载中没有发现什么关于“德运”的解释,可能是满族人也不是那么在乎这事儿,但是按照民间的说法,清朝对王朝“德运”这事儿也不是完全不在乎。年的时候皇太极把政权的名字从金改成了清,之所以改成清,是因为明朝是「火德」,而清这个字里头有「三点水」这个偏旁,所以改这个国号意思是国号里清的水去克制明朝的「火德」。

“五德”轮回这套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战国时期开始流行,在秦汉时期受到高度重视,等到了南北朝时期开始变得混乱和敷衍,最后到了明清时期不了了之的发展历程,虽然这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人穿衣服时所选的颜色,放到现在来看,纯粹是迷信和形式主义融合以后的产物。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34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