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水墨画教学录评

2022/6/4 来源:不详

一、水墨导入,引出课题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画画吗?

生:喜欢……

师:你们平时是用什么画画的?

生:蜡笔。

生:油画棒。

生:水彩笔。

师:你们知道古人是用什么画画的吗?

生:毛笔。

师:是呀,你瞧,当一支毛笔沾满墨水滴入宣纸的那一刻,会发生什么呢?你看见了什么?

生:墨汁慢慢地往边上流开了。

生:墨汁慢慢地化开来了。

师:这样画画好玩吗?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这样的几幅画,你们喜欢这些画吗?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生:颜色很鲜艳。

生:画得栩栩如生。

师:“栩栩如生”这个词评价得真好!孩子们,这就叫水墨画,也叫中国画。(板书:水墨画)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补充课题)

二、读诗寻画,点明组诗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找找藏在文字里面的画。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藏在诗中的画呢?每幅画主要画了什么?

生:我发现每首诗里都有孩子。

师:哟!你真会发现,是的,三幅画里的孩子分别在干什么呢?

师:第一首诗的题目是《溪边》,如果我们给诗里藏着的画也起个名字,你觉得可以叫儿童溪边什么图?

生:儿童溪边钓鱼图。

师:钓鱼图,嗯,可以的。还有吗?

生:儿童溪边垂钓图。

师:“垂钓”这个词用得更高级了。

师:溪边钓鱼图、溪边垂钓图,都可以。那第二首和第三首呢?

生:第二首是儿童江上游泳图。

师:能给“游泳”换个更好的表达吗?

生:江上戏水图。

师:好!特别好!戏水更有味道。第三幅呢?

生:林中采蘑菇图。

师:能简化一下吗?

生:林中采菇图。

师:嗯,好!你们同意吗?

师:溪边垂钓、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都是童年欢乐的场景,三首诗都是同一个主题,这样的诗,我们称它们为组诗。

三、读诗赏画,感悟童趣

师:这童年的水墨画得慢慢赏。今天这节课咱们就先来赏第一幅。

师:(出示《溪边》)我们一起来读诗题——(生齐读)

师:诗人画画的地点在哪里?

生:小溪边。

师:诗人喜欢小溪的什么?(出示学习要求)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诗,把小诗读通、读美,试着读成一幅画。

师:小朋友读得很认真,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出示词语)

垂柳梳妆染绿

钓竿红蜻蜓扑腾

(随机正音:染、竿、蜓、腾)

师:把词语放到诗中,你会读吗?(指导朗读全诗,一句一句指导学生停顿断句,采用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形式练读。)

(一)赏色彩

师:小朋友们读得好极了!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幅水墨画小诗,去感受里面的画面。

师:刚才课前我们看到墨汁滴入宣纸发生了奇妙的变化,还想再看看吗?(课件出示)你看见墨汁在宣纸上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化开了。

生:流动起来了。

生:慢慢地染开的感觉。

师:好一个“染”字。(板书:染)

师:赶紧去找一下这首小诗中也有一个“染”字,圈出来。(课件出示)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师:“染”这个字是什么结构?

生:上下结构。

师:上面是由两个部件组成:三点水和九,下面是一个木。

师:我们来写一个染字: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染”左上三点水呈弧形,右上一个“九”,注意穿插。主笔的横拉长,托住上部,竖变短有力量,撇、捺要舒展,真好!请小朋友们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写一写。

师:你联想联想刚才毛笔沾满墨水滴入宣纸上的画面,能给这个“染”组词吗?

生:染红。

生:染绿。

生:染料。

生:晕染。

师:一个比一个厉害了,从同学们组的这些词来看,我发现这个“染”跟颜色是绝配呢!那么,在这首水墨小诗中,主要染成了什么颜色?请前后四个同学展开讨论。(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

生:绿色。

师:都觉得是绿色对吧?(板书:绿)

师:请大家默读小诗,把绿色的景物圈出来。

垂柳、溪水、人影、草地

师:小朋友们画了很多绿色的点,在这些绿点中,哪些本来就是绿的?哪些是被染绿的?谁来给他们分分类?(板贴:垂柳、草地、溪水、人影)

生:原本绿色的是垂柳和草地。被染绿的是溪水和人影。

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溪水”和“人影”上,这两个景物本来不是绿的,是谁把它们染绿的呢?

生:溪水被垂柳染绿了。

生:被两边的青草染绿了。

生:还被两边的青山染绿了。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对,它们把溪水染得像什么一样绿?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生:山溪像绿玉带一样绿。

师:你能想象那种绿吗?是怎么样的?

生:嫩嫩的绿。

生:翠绿翠绿的。

生:绿油油的,和弯弯的玉带子一样。

师:你们看,(出示图片“山溪图”)和你们说的一样呢!就是这样的,很清,很绿,而且还亮亮的呢!谁来读读这绿得发亮的山溪。请你来读。(指导朗读)

师:人影呢?又是被谁染绿的?

生:人影被溪水染绿了。

师:孩子们你们看,溪水被垂柳染绿了,人影又被溪水染绿了,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师:好神奇的“染”呀,跟画画似的!我们来读读这神奇的“染”。读前三句。(重点指导读好绿色的几个点)

师:孩子们,你们看呀,垂柳碧绿碧绿的,山溪绿得透亮,就连人影也是绿的。在这绿色的世界里,

还有没有其他颜色呢?

生:有,红色。

师:什么是红色的?

生:红蜻蜓是红色的。

师:红蜻蜓那么小,你怎么会发现的?

生:到处都是绿的,红色就会很显眼。(课件出示)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师:是呀,这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呀,你喜欢这一点红吗?为什么喜欢?(板贴:红蜻蜓)

生:我感觉有了这只红蜻蜓,画面就更美了。

生:它很可爱,立在那里一动不动,我想去抓一下它。

师:嗯,我们的画也因它而鲜活起来了呢!

师:这色彩可真美,让我们和着音乐一起读读这四句话,读出这种“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美丽画面。(配乐:《红蜻蜓》,学生在音乐中齐读全诗)

师:听你们这么一读,我也想到画里去当这棵碧绿碧绿的垂柳了。如果你就是画中的垂柳、山溪、人影、红蜻蜓,你在想什么、做什么呢?

师:你是谁?

生:我是红蜻蜓,我会飞来飞去观赏这里的景色。

师:可是你最终却停在了钓竿上在干嘛呢?

生:被一种东西吸引住了。

师:被什么吸引住了?

生:被人影吸引了,人影为什么是绿的呢?

师:原来你在欣赏被溪水染绿的人影呀!真有意思。

生:假如我是垂柳,我要把自己装扮得美美的。

师:一棵爱美的垂柳。

生:假如我是人影,我要珍惜这里的景色,好好躺在山溪里,欣赏这里的一切。

师:给他掌声!瞧,你们这么一想象、一说,就把自己说到画中去了,这画中的景就变得更美了!(板书:景美)

(二)赏童乐

师:这“垂柳、山溪、红蜻蜓”都是画中的景,在这首小诗中最快乐的是谁?

生:钓鱼的孩子们。

师:是的,除了景还有人,哪些诗句写到钓鱼的孩子了?

师:(出示活动要求)仔细读一读第五行和第六行,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先说一说,四人小组再合作着演一演。

师:你仿佛就看到了什么?

生:钓鱼的小朋友钓到鱼了,把鱼钩到草地上。忽然,草地上就有蹦跳的鱼了。

生:我还听到了小孩的笑声。

师:如果你就是那钓到鱼的小孩,你会是什么样的,请你演一演。

生:哦!我钓到鱼了,好开心呀!

生:太棒啦!太棒啦!

生:我钓到鱼了,你们谁也比不过我。

师:这孩子钓到鱼了,又跳又笑,可真快乐呀!(板书:乐)

(三)赏变化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是一幅富有变化的画?说说你的发现。

生:它是从一开始非常非常的平静,到后来就热闹起来了。

生:我的感受和她一样,前面是安静的,从他们钓到鱼开始就热闹起来了。

师:你们体会得真好!原先的景物描写是很安静的,可是后来小孩钓到鱼以后呀,就变得热闹起来,充满了动感。谁能读出这种变化?(学生读)

师:嗯,有层次的变化了。

师:请女生读安静的部分,男生读充满动感的部分。

师:同学们这么一读呀,这幅有声有色的画面才真的是活了(出示《溪边》水墨画)。拿起课本,注意朗读的姿势,我们一起读第一首小诗。(配图配乐齐读)

四、拓展延伸,提升内涵

师:这是一首现代的水墨儿童诗,其实古人也喜欢写水墨诗。比如,我们很熟悉的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课件出示)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你们自己读读看,发现高鼎的水墨画诗和张继楼的水墨画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题目都是两个字。

师:是的,很精炼。

生:都是写儿童的。

师:你很会发现。

师:谁能从这两幅水墨画的画面上、色彩上仔细观察观察呢!

生:这两幅画都是以绿色为主的。

生:也都有景和人。

师:同学们很会动脑筋,再看看,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孩子们玩的东西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了?

生:课文里的小孩子是在钓鱼,这里的是在放风筝。

师:那你喜欢古人的水墨画诗,还是喜欢现代人的水墨画诗?

生:现代人的。

生:古人的。

师:哈哈,其实,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想表达一个意思,那就是——童年的快乐。(板书:快乐)

师:让我们最后再来齐读这古今两首水墨小诗。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是一篇浸润中国画技法的组诗。吴妮娜老师别出心裁,巧用“中国画”技法教童诗,着一“染”字,境界全出。

老师在切入水墨技法揭题并简介组诗之后迅速转向第一首小诗《溪边》的学习。《溪边》的教学紧紧扣住一个字——“染”展开。

首先聚焦“染”字的写法:教师的范写和学生的跟写在老师三言两语的引导中显得很自然。接着通过组词让学生理解这个字的动态之美,告诉孩子,这个字跟颜色是绝配。

接着提取“染”的主色调:一个“绿”是染成的主色调。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垂柳、溪水、人影、草地等都是绿的;进而让学生区分哪些本来就是绿的,哪些是染绿的,激发了低年级孩子的学习兴趣。当绿色被一层层提取出来后,朗读就紧跟其后,孩子们读得更欢了,好似看见了眼前不同的绿色的画卷。

其次跳出“染”的辅色调:在“万绿丛中有一点红”,让学生聚焦那只红蜻蜓。教学内容的跳跃生成了课堂的节奏,在歌曲《红蜻蜓》的渲染下,孩子们入情入境地诵读,文境和课境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最后穿越“染”的千年色:统编教材加大了古诗文的篇幅,这就要求我们大胆使用古诗文的教学资源。本课在拓展环节引入清代高鼎的《村居》让学生参读,而且始终扣住主色调——绿色,再一次点明水墨的主题。

低段儿童诗如何教出层次感?吴妮娜老师紧扣“染”字教《溪边》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范例。

(作者单位:吴妮娜/执教,浙江湖州织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盛新凤/点评,浙江湖州吴兴区教研中心)

欢迎扫码选购小学刊各类产品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微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4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