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PS调整图层随时可以重新调整参数的图
2022/9/10 来源:不详北京专科皮肤病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00115/7761456.html
大家好,我是好色之图,今天来聊聊PS的“调整图层”。
在开始使用调整图层之前,我们要先明白一个概念:PS对数码照片调色,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根据照片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去进行调整。当你明白了前面讲过的那些常用工具都能做些什么,就可以对照片做针对性处理了,最好的结果,就是“恰到好处”。很多新手朋友在刚开始学习调色时,把所有会用的工具全都使用一遍,其实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照片在PS里打开,先别着急动手调整,先观察照片存在哪些问题,然后针对发现的问题,使用对应的工具去解决问题就好。我们未来要学习的,不只是工具的使用方法,还要学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哪种工具更妥当。
好了,回到我们的教程中,看下今天的素材:
这是一张慢门拍摄的照片,瀑布水流拍的很好。就像刚才说的那样,我们先观察照片中,曝光和颜色上存在的问题:整体曝光略有一点点偏暗,尤其是照片左侧的暗部区域,似乎黑了些,这就是比较明显的问题,右边还有一点穿帮的人物红色衣角,这个问题的处理方法不在本节内容当中,以后再讲。
想清楚了,就来琢磨用什么工具可以直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最好用的工具莫过于“曲线”了,这一次我们不用快捷键CTRL+M来调用曲线工具,而是通过调整图层工具,建立一个曲线的调整图层。
鼠标点击图层面板下方,半黑半白的圆形图标:
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曲线:
此时你会看到,在默认的背景图层上方,多出了一个叫“曲线”的图层,这个就是调整图层了,它们的功能与以前学过的工具是一样的,就是界面略有不同而已。
新建的调整图层在功能上分为两个部分,前面的圆形图标,就是建立调整图层时选择的工具,比如刚才,我们建立的就是曲线调整图层,那么前面这个圆形图标就是曲线。
后面还有个白色的方块,这个区域,叫做“图层蒙版”,这是PS的核心功能了,非常强大,下一节我们会学习它。
大家自己的PS软件右侧,留心观察,会有一个“属性”面板,这个属性面板就是搭配调整图层来使用的。
面板的大小可以通过鼠标拖拽边缘来调整,也可以直接拖出来使用。
鼠标点击调整图层前面的圆形图标,就会看到曲线的调整面板:
点击后面的白色方块,就会看到图层蒙版的选项:
我们调色时,都是在前面的圆形工具图标内进行,比如现在,我用鼠标点一下前面的图标,属性面板中显示曲线界面,我们就可以在这个界面中进行调整了。
刚才观察了照片的问题,整体曝光略欠,暗部曝光不足,那么我们就在曲线上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前面的工具学习,我们知道曲线上不但有个亮度级别,同时还有五个影调区域,那就针对不同的影调区域,去开始调整。
首先将中间调打上一个节点,曲线面板中,斜线上方是亮,斜线下方是暗,对吧,照片不是整体曝光稍微欠一点吗,那就向上拖动中间调节点,让照片整体亮一些。
稍微增加一点,照片整体亮度就显得比较适中了。
调色的过程中,程度是个很难把控的东西,这句话我在本专栏第一节就说过。因为每个人对于色彩和明暗的感知程度都不一样,感觉这个东西,也没有什么统一的可能。而且我们用来做图的显示器也都不同,大多数摄影爱好者的显示器都未经校正,所以很难达成一个一致的效果,这里就需要自己对程度的把控了,你自己看着可以,就行了,没有执行标准。
现在通过提亮中间调,照片已经整体亮起来一些了。因为我们知道,一张照片五个影调区域中,中间调所涵盖的区域最大,所以调整中间调,全图的变化最明显。
接下来就是调整照片左侧这片暗部区域了,曝光欠了些,这次我们在亮部和暗部个打一个节点,向上调整曲线上的暗部节点,将暗部的曝光增加,这样暗部也就亮起来了。亮部没什么问题,所以把亮部节点拖动到默认位置就可以,这个节点在曲线上起到一个锁定作用,避免了调整中间调对亮部的影响。
由于是针对暗部进行调整,所以对中间调和亮部的影响都不大,现在看起来,就没有那种黑成一团的感觉了。
一根曲线,调整两个节点,改变了两个影调区域的曝光,这就是简单的分区调整方法。
这也只是一根曲线的效果,如果对照片曝光不满意,我们仍然可以再次建立一个曲线调整图层,继续针对照片曝光去细化。同一个工具,可以在调整图层中多次使用。
好了,关于照片曝光,暂时就调整到这里,我们还可以建立“色彩平衡”的调整图层,为照片调整颜色。
动手之前,还是先构思,当前这样一个场景,从人物的穿着来看,这个地方的温度蛮低的,而原片的颜色呢,似乎不够肃杀,所以我们尝试为照片加入一些冷色调,看看能不能烘托一下现场环境。
想好了,就动手,建立“色彩平衡”调整图层:
我们知道,色彩平衡工具中,也可以针对不同影调去进行调整,点击上方“色调”菜单,就会开到里面有中间调、阴影、高光,三个影调区域,虽然没划分的那么细,也够用了:
现在就可以针对不同影调区域去调色了,在学习色彩平衡工具原理的时候我们说过,这个工具可以最直观看出互补色之间此消彼长原理的。增加一个颜色,就势必在对面等比减少它的补色。
比如在中间调里加一点青色,数值3吧,其实就等于在对面减去了3的红色,是这个道理吧?
对于色彩调整,也没有标准可以执行,都是靠个人的感觉,加多少,减多少,全凭你来操作,所以还是要自己掌握调整程度。
中间调影响照片大部分区域,所以我加青、加绿、加蓝,照片整体就会偏向冷色。尽量贴合一些现场环境。
接下来再到阴影菜单中,暗部的这些树干,应该是偏向红褐色的,所以阴影里加一点红,暗部的色彩效果就能出来一些:
最后再到高光中,加一点点青和蓝,大家留意一下,照片中的高光区域是哪里,主要是瀑布吧,把水的颜色调整到偏冷一点,一个是整体画面温度降低,同时也能让水显得干净:
好了,现在建立了两个调整图层,分别调整了照片的曝光和颜色,此时可以按住键盘上的ALT键,鼠标左键点击背景图层前方的预览图标,就是这个眼睛图标,就可以看出调整前后的区别了。
这些都不重要,最关键的,是当你对照片调整结果不满意时,随时可以点击调整图层,重新进行修改。比如我对第一步的曲线调整不太满意,我只要鼠标点击曲线调整图层前面的这个圆形图标,曲线面板又会弹出来,上面就记录着第一次调整的结果,然后就可以随意修改了。
实在不行,想推翻所有结果,重新调色,那就点一下调整图层,按键盘上的delete键,直接删除这些调整图层就好。
调整图层最大的好处,是调整效果随时可逆,什么时候觉得想修改,回到调整图层中修改就是了。无论你在调整图层中怎样操作,都不会影响原图,删除所有调整图层后,原图就在那里,所以,保护原图,就是调整图层的另一个优点。
这一节不是为了看照片效果,而是学习“调整图层”的使用方法,仅仅使用了曲线和色彩平衡两个工具来说明,其实菜单中的工具都是可以建立调整图层的。
“调整图层”是我们未来照片调色经常用到的核心工具之一,尤其是对照片分区调整时,搭配后面要讲的“图层蒙版”一起使用,功能非常强大。
万丈高楼也要平地起,我们不贪多,慢慢打基础,一点一滴的累积,最终就会建立起自己在摄影后期的高楼大厦。
好了,本节内容就到这里,感谢大家观看,下节再见!
¥50神圣艺术罗尔夫·托曼畅销书排行榜摄影书籍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淘宝¥¥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