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绿丛中一点红,固收基金凭借良好的抗
2025/3/24 来源:不详刘军连出诊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yuyue/
“万绿丛中一点红……没想到持仓中唯一收红的竟然是一只固收+基金。”开年以来,A股持续震荡,固收+却凭借良好的“抗震”能力迅速出圈。投资者也越来越意识到在震荡市场中配置一份“压舱石”产品的重要性。在年震荡行情下,投资者对固收+的需求愈发强烈,“固收+”基金成为基金中最受市场欢迎的产品类型之一。
稳健理财成为市场最紧迫的刚需
过去十年最好的投资无疑是房地产,除房地产之外,银行理财、信托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也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配置方向。
但站在当前时点,投资面临新的变化和挑战。受“房住不炒”及未来房地产税等长效调节机制的压制,国内房地产行业未来或将进入下行周期,资产增值效应将显著下降。与此同时,在银行理财以及信托产品领域,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后,保本理财已不复存在,而银行理财、债基、货基等传统类固收产品不再能提供令投资者满意的回报,原来投向类固收的钱需要重新进行配置。
中国居民家庭向来对稳健有着极强的偏好,尽管投资的品种在变,不变的是对稳健收益的追求。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截止年,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单一,依然集中于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占比为88%,接近九成。
而同年的《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数据还显示:根据家庭所能承受投资本金损失程度来衡量家庭风险承受能力,多达64.76%的家庭不能承受本金亏损,这说明超过六成家庭投资行为属于极度风险厌恶型。
市面上收益较高的稳健理财产品越来越难找,随着传统的资产配置途径遭遇挑战,而大量闲置的投资资金急需找到一个新的资产配置出口来满足财富增长需求。但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高波动的股票型基金并不适合高额高仓配置,甚至面临着很大的亏损风险。较高收益的稳健理财产品比高收益的权益市场产品更稀缺,可以说,稳健理财已经成为当前市场最紧迫的刚性需求。
固收+填补了股票资产与纯固收之间的空白
股债平衡型的固收+很好契合了居民的稳健理财需求,填补了股票资产与纯固收之间的空白,迅速走红市场。
固收+通过“固收打底,权益增强”的投资策略,既可以捕捉到债券类资产上涨的收益,又可以通过股票投资、打新、定增、可转债、对冲基金、另类投资等获取权益类市场的增厚收益。
固收+是一种追求绝对收益的策略。基于绝对收益的投资目标,股票资产部分主要用来实现稳健增厚,不追求高收益,而追求复合绝对回报。因此股票类资产和风险暴露的敞口是可控的,固收+产品整体上追求的是绝对收益,具有较严格的回撤和波动性控制要求,要求基金经理在稳健性和收益性之间取得很好的平衡。
如果说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是投资的‘不可能三角’,那么固收+可以说是基金中为数不多可以兼顾三者的高性价比选择。
优秀的固收+以绝对收益为目标,在保护本金与正收益的前提下,严控回撤,降低波动,可以获得5%-8%甚至更高的中长期年化收益率。固收+的绝对收益属性,使得收益曲线近似于一条斜率向上的直线,基本每周、每个月都在进步,力争每年、每个季度都取得正收益,从而通过长期稳定的超额收益积累出可观的绝对收益。
固收+基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稳定性较高,固收+会把大部分的资金投向固定收益资产,比如国债、银行存款等,这些资产风险较低、收益稳定,从而使得固收+的固收部分相对而言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固收+策略非常灵活,固收+没有一个固定的股债投资比例,只有一个大致的分配比例,因此灵活性更高。在股市行情好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股票资产比例,从而提高基金的收益。而在股市行情不好的时候,又可以减少股票投资的比例,增加固收类资产的投资,提高基金的稳定性。
“固收+”基金有望成为居民稳健理财的重要选择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年,我国家庭投资理财平均收益率为2.3%,其中64%的家庭理财收益为负数或者基本持平。
投资首先要保证不亏,再有机会获取超额收益。慢慢来比较快,稳健才是理财之道。
固收+产品存在的意义是收益与风险平衡下的长期稳健复利,非常适合做家庭资产配置的压舱石和收益保底的“安全垫”。
短期来看,固收+兴于低利率时代的市场环境,未来有望成为传统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的替代;但拉长时间看,“固收+”会成为稳健型投资者、有资产配置意识投资者的重要选择。
未来,赢稳健理财者赢天下,如果一个机构能够做好一款长期年化6%以上的稳健理财产品,那么这款产品必将成为投资者争相抢购的爆款,而对于机构来说,如果能够在未来权益竞赛中脱颖而出,也势必将成为居民家庭财富转移红利中的大赢家和权益投资时代的标杆。
随着居民资产配置逐渐多元化,公募基金将迎来爆发期,其中,固收+能够在跑赢通胀的同时,并不需要承担太多风险,未来10年,“固收+”基金有望成为居民稳健理财的重要选择。
以上观点、分析及预测、意见仅是在特定市场情况下并/或基于一定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所有状况,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收益保证,以上仅为作者观点和意见,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意见。具体产品信息以产品合同为准,投资人须仔细阅读产品合同、风险揭示书等法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