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茭白明星一点红看练塘茭白的发展
2025/6/15 来源:不详
进入夏季,很多人家的餐桌上应该都少不了一道菜——油焖茭白。用新鲜茭白烹饪而成的油焖茭白色泽红润、鲜嫩糯香、柔滑适口,烧法简单却味道鲜美,让人对它垂涎欲滴。
茭白与莼菜并称江南两大名蔬。唐代诗人李白以茭白下酒曾吟诵诗句加以赞赏。据清代《本草从新》记载,茭白能泻热,通便利肠,利五脏,去烦热,解酒毒,利二便,具有食疗功效,有着“水中人参”的美誉。
说起茭白,那就不得不提练塘,因为它有着“茭白之乡”的美誉,还被称作“华东茭白第一镇”。
年10月16日,时任上海市市长韩正同志在练塘茭白研发中心视察
练塘镇地处太浦河流域淀泖洼地,湖泊众多,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而且常年雨量充足,灌溉便利,气候温和湿润,种植茭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据《青浦县志》记载,练塘种植茭白已有多年的历史。年,练塘从无锡引进优质茭白种,结合练塘的土壤、气候条件,经过提纯复壮,精心选育、用心培育等措施,种植出吃口糯而脆,型大而白的茭白,因其头上有一个鲜明的红点,所以被市场命名为练塘“一点红”茭白。
练塘茭白上市
练塘“一点红”茭白,茭肉洁白,口感鲜嫩,切丝、切块、切片、蒸、煮、炒、拌俱佳,且能与各种荤素菜肴搭配,不仅含有蛋白质、核黄素、纤维素、硫胺素和抗坏血酸,还富含人体所必需的钙、磷、铁等微量元素。
练塘“一点红”茭白在年上海市农村党委、上海市农委、《新民晚报》等单位发起的“沪郊百宝”评选活动中,入选“沪郊百宝”,并载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由黄振忠主编的《沪郊百宝》一书。
《沪郊百宝》(图片来自网络)
练塘茭白能有现在的口碑和成就,取决于练塘在茭白培育、种植、利用、推广上的孜孜不倦。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练塘茭白从产品变成商品走向市场。于是,练塘开始扩种茭白,并在茭白栽培技术和销售上下功夫,运用科学的栽培技术,使茭白亩产量上升、质量提高、总量增加。所产茭白不仅供应上海市区,还远销全国各地,使得练塘茭白在全国都闻名遐迩。
练塘茭白喜获丰收
练塘没有因为产量上升就满足了,他们不断进行试验,扩大茭白大棚覆盖种植,采用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茭白生长条件,促使茭白采摘期提早1个多月,又通过培育秋茭晚品种,使茭白采摘期后延1个多月,再加冷库保鲜使茭白全年市场供应期由原来的6个月延长至8-9个月,达到全年均衡上市,达到了淡季不淡的效果。
大棚茭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不断调整,因而对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练塘进行茭白标准化生产的探索,建立了茭白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行施足有机肥,少施化学肥,对虫害采用装灯诱捕,施用低毒无磷农药的方法种植茭白,生产无公害茭白,使茭白生产向“有机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使练塘“一点红”茭白真正成为蔬菜中的精品,茭白中的明星。
练塘还运用先进的真空低温包装技术,按不同的市场需求类型开发各种规格的练塘茭白成品包装系列,切丝烘干小包装系列,走上了超市货架。
练塘对于茭白的开发利用可以说是物尽其用,不局限于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他们还变废为宝,利用茭白生产的废叶开发出茭白叶编结工艺品出口外销。茭白叶的编织品可分为四大类几十个品种,一类为吉祥物,一类为墙壁挂件,一类为丧葬品,一类为工艺品。各种造型栩栩如生,形态逼真,寓意深刻。
茭白叶编织
出口的茭白叶工艺品
年,练塘茭白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练塘就以此为契机举办了“茭白节”,并将这一节日延续至今。“茭白节”设有品牌展销、茭白采摘、工艺制作等形式多样的互动式体验活动,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了茭白,也使得茭白的价值被进一步放大。同时,练塘还将“茭白节”与文化有机融合,在不断扩大练塘茭白影响力的基础上,融入水乡文化、红色文化、古镇文化,让茭白成为了展示练塘悠久历史、深厚底蕴和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
年6月17日,第三届练塘茭白节暨红色古镇旅游文化节举行
近几年,练塘茭白种植面积约占练塘镇总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年产优质茭白约5万吨,年产值近2亿元,是练塘农业的重要支柱。
如今,练塘茭白可以说广为人知,茭白也已然成为了练塘的一张亮丽名片。
资料:青浦档案
编辑:吕斌
上观号作者:绿色青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