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诛杀功臣为巩固明朝政权,事实证明只
2023/5/5 来源:不详小孩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86328.html
严正声明:本文素材来自《古代史》一书,反对转载,拒绝伪史,保证没有任何政治联想!
每一个毫无背景靠山,白手起家的帝皇背后都有一群死心塌地不弃不离的弟兄。这些人愿意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选择了他,一路披荆斩棘过关斩将,最终作为绿叶衬托了主子这一朵万绿从中一点红。按照常理来说,这些人应该都是苦尽甘来,终于到了可以享受荣华富贵的人生巅峰时刻。但是,明太祖背后的功臣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那些曾经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的人,包括了武将和谋臣,但是几乎所有人都无法逃过被灭口的下场,关键是被戴上了莫须有的帽子,而且凶手还是自己的主子,说来真的是冤枉至极了。至于为什么明太祖要过河拆桥,以怨报德,这其中的学问就大了。
在看到父皇如此心狠手辣,一个个局把一位位功臣“吃掉”,亲生儿子都看不下去了。太子一再劝阻父皇,希望他网开一面,停止无休止的杀戮。朱元璋没有正面给予答复,而是让他去拿地上放置满身是刺的棘杖,看到太子的退缩,皇上解读意图,这些重臣其实就是刺,现在重要的是拔掉刺。
明太祖的意思很明确,他的杀戮是在除“刺”,而且是为后代扫除前行道路上的阻碍。很不幸,太祖朱标正当风华正茂时期却走了,于是,他的儿子自然成为了下一任皇帝的继任者。因为儿子还是不如父亲强势,爷爷就更坚定了去刺的决心。
从辩证的观点上来看,对功臣大开杀戒的这种行为,有利有弊。如果非要评价明太祖的是非功过,这样就要对比利弊到底哪个更大了。一方面,这些重臣资历老,一不小心就会倚老卖老,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以下犯上,对朝廷的政权巩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危险源。
所以说,这些人一旦被干掉,朝廷的集团和组织也就群龙无首,杀鸡儆猴,大大提升了皇室的威信。当然,朱元璋并不是斩草除根,灭了所有可用之人,他还是考虑到了新皇需要辅佐和帮助,留下了三个人,而这三人虽然对他来说是构不成威胁,但是能力也不足以辅佐新皇。
另一方面,朝廷重臣的势力减少,自然相比之下藩王的问题就与日俱增了,于是长久以来安安分分的藩王也在明朝爆发了各种作乱。除掉能臣武将,明朝的江山政权是巩固了一时,但是,有想法可以出谋划策,有能力可以带兵打仗冲锋陷阵的人就少了,于是靖难之役其实也是必然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