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良一园菜,满眼绿
2022/10/20 来源:不详一园菜,满眼绿
作者/冯德良
有块地儿离家很近,老伴儿说,地头留作菜地吧。
离家近,便于管理、易于照看。近地,丑妻,破棉袄——这是人们常说的三宝,我毫无异议的同意了。
于是,拿了把铁锹深深地翻地,细细地平整,直直地打埂。这一切完工后,心急的妻子便一个劲地催促下种,可还不到节气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解释了气候的变化和农事季节的关系,很多人对二十四节气歌也背得滚瓜烂熟,可具体的操作中学问可大着呢。尤其是现在,气候已经发生了变化,再一味地沿用旧时的习惯,就很不适宜了。农谚虽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是你现在真在“清明”节气里种上了瓜,种上了豆,还真不一定能得瓜得豆,不到“谷雨”一般止不了霜,尽管苗儿出土齐全,尽管长势旺盛,但是,假如有一场霜,那怕是一场轻霜,所有不抗霜打的菜苗都会全部死掉,还要重另下种。
在妻子的一次又一次的唠叨过后,我才会陆陆续续地种上了一畦黄瓜,两垄豆角,撒上一片香菜,栽上了几株西红柿,辣椒,移栽了几墩韭菜……,下了种儿,栽上了苗儿,接下来的日子里,心里面儿也就多了一些惦记。
每天的早晨,洗漱过后,看一下小院里的月季,石榴,柿树,葡萄以及那一丛翠竹,便出了门,三转两转便到了地头。每一次到了地里,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黄瓜拱土了,豆角生芽了,西葫芦发了新叶……小心翼翼地把那些幼芽从地膜下弄出,让它们伸直腰杆,沐浴阳光,感受春风。再顺便再捉一下西红柿和辣椒叶儿上的虫儿,用菜叶儿一包,带回家去,胖嘟嘟的虫儿会让几只黄绒绒的小鸡开一下荤,过一下瘾,吃过了虫儿它们往往还不散去,仍然“叽。叽”地叫着围着你转啊转个不停。
有时候刚离开菜地三五步,又忽然好像想起了什么,又会回转身去,重又走进了菜地。一尘不染的天空,暖暖的春风拂面,地头树上鸟儿婉转鸣唱,菜叶上的露珠闪闪,空气中弥漫着清新气味,这一切都勾着你的魂。回家后端起碗,吃起来饭会感觉很甜,很香。一天的时间里,心里面都会觉得很宽敞,好亮堂,十分的轻松,非常的惬意。假如你心里不爽,烦闷难解,乃至狂躁不安时,随手拿上工具,去那两畦菜地转上一圈,或者铲草,或者培土,心情说不定就会好转了,舒坦了呢。
人勤地不懒,旱了,要浇水,特别是黄瓜,稍旱一点。马上就给脸色看,蔓儿蔫蔫,叶儿不展,那“愁眉苦脸”的样子让你看了心里非常的不舒服,可一浇足了水,马上“喜笑颜开”。涝一点,要排水,不然,也会赖吧吧的,萎靡不振。间苗,整枝,打杈,搭架,绑蔓,除草,一边劳作,一边看蝴蝶在花丛里逍遥的上下翻飞,翩翩起舞,一边听蜜蜂鼓动着翅膀在花蕊里嗡嗡吟唱全然没了劳累的感觉。我想。此时的蝴蝶儿一定是快活的,此时的蜜蜂的感觉也一定是甜蜜的,它们一边劳动者,帮我给蔬菜授了粉(也可以说,为雄花,雌花不自觉地当了红娘),一边享受着。有时,想着想着,仿佛自己也变作了一只小小的蝴蝶,或者蜜蜂,感觉到忙碌而又充实,累并快乐着!虽然也梦蝶,但不能比庄周。我还是我自己,现实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菜。
很快到了夏天,菜田里生机勃勃,菜叶茂盛,满目葱茏,菜花儿怒放。有时也会出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景象,比如这圆圆的西红柿就已开始着色,在绿叶的衬映之下,煞是好看。满架的豆角垂下,青青的辣椒(此时的辣椒,多是菜椒,图新鲜,个头长大就被采摘,不会让它变成红色。而用来晒干的辣椒一般秋后才红)躲在绿叶丛中,黄瓜呢,瓜蔓上满是黄花和一根又一根的小瓜,要是浇足了水,施足了肥,当然,施肥也是农家肥,有句农谚说的很好“庄家(蔬菜)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要不了三两天,一根根顶花带刺的翠绿翠绿的黄瓜就会垂在那里,拧下来,不用洗,也不用擦,放进嘴里(我观察过多次,一个有洁癖的邻居也是如此),会让你满口清爽,那个嫩,那个鲜,那个美呀。黄瓜纽,谢花藕……俗语中说的四大鲜之一呀,这美美的滋味会让你让你久久不忘。此时也不用担心其它,这黄瓜绝对没污染,没激素。据说有的菜农或者市场上黑心的商贩,为了使黄瓜顶上的花儿不掉落,常用一种避孕的药物浸泡。不知是真还是假,在此也就是顺“手”这么一说。
有时候,家里忽然来了客人,急忙几步来到菜地里,摘几根黄瓜,发一些粉丝和木耳,用加了醋的蒜泥一拌,加少许香油或者麻汁,摘来一绺鲜灵灵的豆角一炒,再来一盘鸡蛋西红柿,辣椒炒鸡蛋,凉拌西葫芦,蒜泥茄子……不用去开冰箱取那些冻了多日的不新鲜的鱼啊,肉啊,就已经七个碟儿八个盘了。客人肯定满意这样的招待,虽说好酒不需菜,可没菜又怎好下酒,那样子也不是待客之道呀。几样小菜加一壶老酒,特别是这样的当时令的,这么新鲜的小菜,能不喝个舒坦,不喝个薄醉或者大醉?
邻居家来了客人,有时连招呼不打,就去我家菜地里摘了菜,有时过后给说一下,更多的是说也不说,他们知道我们也不会介意的,也不会生气的,更不会像有些泼妇似的,高一声低一句的非常有韵味地去骂街。其实,在农村,骂街也是一种有趣的现象,有人的菜苗不知被谁家的小鸡啄了一点,或者少了三两棵小香葱,他,更多的是她都会跑到大街里,站在宽敞处,亮开嗓门,非常专业地骂起街来,相近的邻村有时都能听个清清楚楚,不为别的,仅为出一出因生活的不顺心中积存的怨气罢了,不信你看,他(她)刚骂过街,已经端起了饭碗美滋滋地吃饭呢。人家摘我们的青菜,那是看得起我们呢,是对我们的劳动的肯定,是对我们的褒奖,另外一层,那是认为和我们的关系铁呀。试想一下,假如人家和你即便不是矛盾重重,哪怕有点小小的过节,别说让人家去摘,你就是摘了给他送了过去,人家还不一定能领你这份情收下呢。有时候,邻居路过,我们也常常会给人一些,来分享我们的喜悦。爽快一些的,收下后一脸的高兴,还有一些,总是不干不脆,磨磨唧唧,推推让让(脸上也不露出一点廉价的笑容),以后呢也就不再给他,何必呢,热脸贴上了凉屁股,那滋味不好受,烦心。
每每站在了这菜田里,那荡漾在地里成熟的气息就会扑面而来,抬头看这满园的富有诗意的葱绿,心里充满不可言喻的喜悦,顿觉飘飘然离开了这嘈嘈杂杂的现实的世界。也许是我太容易知足吧,种一小块菜田,不为节省那二分小钱,不为辅助家用。只是为了享受这田园风光。因为家在农村,有着便利条件,我才种了这一园的菜。假如你是在高楼林立的都市,可能只有在阳台上种植三两株花草的地方吧。要不,你就是想沾染一下陶渊明的闲适之气也不容易呀。请别嫉妒,我这不是晒幸福,说的是实话呀。我要说的实话还有,无论事情的大与小,你只要享受了过程,你就会增情添趣,你就会有成就感,你播种了快乐,你就会收获喜悦和幸福。
每每走进小小的菜园,满眼的绿意,满心的舒畅,周身舒泰……
冯德良,单县黄岗退休教师,中学高级职称,干过临时工,当过农民,扛过枪,诗歌、散文、寓言偶见于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