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爷办事爱捞油水,新任县令两件事技高一筹
2022/10/25 来源:不详乾隆年间,绍兴某县新任县令穆白飞,早听说县衙里的马师爷为人处事圆滑老道,虽心肠不坏,却总是耍心眼发点小财,便一直等着领教马师爷的高招。
这天,慕县令正为县里的水灾发愁,马师爷轻声细语说:“大人,我听说城外30里的青峰山上隐居着一个世外高人,定有治水良策。”
穆白飞心想,他既然开口,必然胸有成竹,只是不知道他怎么才能从中发财,因此特意表现出一副好奇又发愁的表情。果然,没等穆白飞开口,师爷接着又说,只是听说这人性格怪异,不问世事,要请他献策有点儿麻烦。
穆白飞将计就计说,师爷聪明过人,定有办法,但说无妨。
马师爷心中暗喜说,我费尽周折,打听到他有个弱点,爱吃一道名叫“万绿一点红”的菜,可这几日,我在城中各大酒楼打听,都没有人听说过这道菜,都说高手在民间,我们不妨贴个告示,悬赏白银两,但愿能引出高人做出这道菜,再请山中奇人为治水出谋划策。
穆白飞沉思片刻说,眼下治理洪水的事儿十万火急,只要能请出那奇人治水,就是再多费些银子也值。于是张榜悬赏,可一连三天,无人揭榜。穆白飞心下大抵明白了一半,便对马师爷说,我们怕是要另想办法了,靠谁也不如靠自己,赶紧想想办法怎么治水吧。
马师爷也无奈地叹了口气,正在这时,衙差奏报说有人揭榜了。马师爷赶紧叫人请到厨房,只见那人有备而来,列了材料清单,交马师爷制备,不出一炷香的功夫,所需物料一应俱全,那人立即忙活起来,一道菜弄了十几道工序,出锅后,果然是色香味俱全。
突然,衙差又报说,还有一人也揭了榜,马师爷当场就傻了眼,这事情没按剧本走啊。原来,他早就慕名拜访了山中奇人,与他喝酒下棋取胜,方才求得治水良策,但为了从中发点小财,编造出“万绿一点红”之事,又早早安排好了揭榜之人来演戏。
只是没想到,还会有人来揭榜。慕县令赶紧令人把他请进来,只见一位衣着破烂的老头,带着一把韭菜,三下五除二就炒菜出锅,再在中间放上一颗红辣椒。马师爷哭笑不得说,老人家,这么普通的菜,不会是开玩笑吧。
那老人家顿时润了眼眶说,几年前,老伴身患重病,因无钱医治,只能在家中等死,谁知后来一位奇人过路讨水,主动把脉采药,治好了老伴的病,为报答恩人,老伴做了这道菜,恩人不仅没嫌弃,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万绿一点红”。
大家听完这话都默不作声,慕县令尝了尝,说这奇人的口味真是与众不同,便要将两银子赏给老人家。老人家连连摆手说,大人,眼下民不聊生,银子省着治水用吧。说完就走出了县衙。
马师爷满脸通红,拿着菜出衙门说,我这就去请奇人献治水之策。很快,水患得以解除。马师爷算是领教了信任县令的高招。既然县衙的银子赚不得,只能另想办法。他又向慕县令说,灾情严重,需想办法募资买粮赈灾,建议大人出面请富商们吃饭,我提前放出话去,说您喜欢诸葛老先生的书法,再请老先生出手写几贴好字,他们初次见面,自然会求购后赠与大人,到时我们再将书法卖出去,那赈灾的银子就不愁了。
穆白飞听完大赞“好计”,随后欲言又止,笑了笑说,师爷文采好,我想请你写一篇《百姓德颂状》,赞扬富商们为了百姓慷慨解囊,并抄写份,还要保密。
马师爷越来越摸不清县令的路数,只能依令而行。没几天,县里议论纷纷说,新县令要出台新政策,估计是要拿富商开刀,筹款赈灾,还说这政策遭到了马师爷的反对。这些富商们便开始四处活动,平日里与马师爷私交不错的,还专门找马师爷打听到底是什么新政策。
马师爷这才明白,一定是县令暗中使坏,气得咬牙切齿,便要找县令问个清楚,到底有什么新政策。
慕县令笑了笑说,如果富商们向你打听新政策的内容,你就让他们出0两银子,买你的《百姓德颂状》,那份卖出去,10万两赈灾银子就够了,剩下那一份,你要留作纪念也好,换成“润笔费”也好,你自己处理。
马师爷此刻才心领神会,果然还是县令技高一筹,不仅解决了银子,还悄无声息地敲打了他一下,既不伤他面子,还允许他发了一笔财,从此对慕县令佩服得五体投地,再也不耍花花肠子捞钱了。
马师爷也觉得羞愧,对县令说,大人,您这样做,让我当了好人,你却背负了那些富商们的骂名啊。穆白飞哈哈大笑说,铁打的师爷流水的官,只要你做好这个师爷,百姓就能过好日子,至于骂不骂名,让别人说去吧。
《真历史在民间》历史梁晓声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8京东¥21.5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