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宫砂原理是什么,一点红真能辨女子贞洁李
2022/8/15 来源:不详文/商学野
在现代武侠小说之中,守宫砂这个东西出现的频率很高。这是一种红色的记号,像一颗痣一样点在女性的胳膊上,被点了守宫砂的女性,如果是处子之身,红色就永不褪色,但是一跟异性擦枪走火,这个小红点就会神奇地消失。
金庸的作品中就有不少女性点着守宫砂,《神雕侠侣》中古墓派的小龙女和李莫愁都有守宫砂;而《倚天屠龙记》里,峨眉派的女弟子全部点了守宫砂,周芷若、纪晓芙包括灭绝师太都不例外。
小龙女在被尹志平玷污之后,手上的守宫砂消失,纪晓芙在被杨逍诱惑失身后,守宫砂也不见了,还被自己的师父和师姐发现,最后只能逃走。
守宫砂在小说里出镜率这么高,那它在真实历史上是怎么发展的?真有这么神奇的作用吗?
一、先秦方士的奇妙发明
关于守宫砂到底是何时出现,历史学家们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根据文献分析,一般认为它在西汉时期就有使用了。现存最早记载守宫砂的文献,来自于马王堆汉墓的残存竹简,上面就有关于用守宫染女子手臂的记载。
守宫二字其实指的是一种壁虎,至于守宫砂的具体做法,在古代则有两种不同的步骤。
第一种做法比较古老,出自汉代的《淮南万毕术》。
先找一只守宫,将其放在罐子里圈养,然后给它喂食的时候顺便吃炼丹用的朱砂。当守宫吃了7斤朱砂的时候,把它抓出来放在捣药的罐子里捣碎,用它的体液点一点到女性的胳膊上就会保持鲜红。红点水洗不掉色,直到女子失身才会消失。
这种方式也被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医学家陶弘景记载:
守宫喜缘篱壁间,以朱饲之,满三斤,杀干末以涂女人身,有交代事,便脱;不尔,如赤志,故名守宫。
西汉守宫砂的制作过程很有方术色彩,应该是先秦时期出现的。
第二种记载比较晚,是宋代以后出现的,已经失去了方术的色彩,有点接近偏方。
这种方法不用朱砂,而是直接把守宫抓住,将它爪子里的红色小点挖出来,用这个东西点在女性的手臂上,也能起到检验女子是否守身如玉。
守宫爪子上的红点其实是一味中药,学名叫脐红香,在中医中是一味上等药材,能解毒,尤其是对民间的五毒很有作用。脐红香做的守宫砂是否有检验处女的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其实是持反对意见的。
现代人认为守宫砂这种方法出自中医,但是根据研究,守宫砂的创造者很可能是先秦时期的方士。先秦时期中国各地方士众多,这些人都是修行炼丹想成仙的人,常跟各种蛇虫以及矿石打交道,守宫砂使用的守宫、朱砂平常百姓很难接触,所以它可能来自方士们异想天开的发明。
晋代人记载守宫砂这个法子是东方朔教给汉武帝的,东方朔虽然是真实存在的人,但是民间传说他有法术,最后得道成仙。守宫砂出于东方朔之口,一定程度上也暗示了它其中的玄妙成分,有点巫术的味道。
二、守宫砂的历史发展
在封建男权社会,守宫砂一般出现在皇宫里,或者是各种达官贵人的家庭中。统治阶级的男性都将女性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为了满足自己的占有欲,也为了保持自己家族的血统纯洁,于是让女人点上守宫砂,让女性为自己守身。
这种看似歪门邪道的方式,并不是一直被广泛使用,而是在宋代以后才越来越被提及。
在唐代,著名的药学家苏恭整理《唐本草》时,就对守宫砂发表过自己的意见。他写道:守宫又名蝎虎,以其常在吾壁,故名守宫。饲朱点妇人,谬说也。由此可见在唐代时期,上层人士对于守宫砂这种邪门歪道是嗤之以鼻的,而且唐代的风气比较开放,妇女地位较高,守宫砂只是书本上的歪理,在社会上并没有出现模仿的痕迹。
但是到了宋朝就不同了,宋朝出现了程朱理学,尤其是朱熹这位圣人把女性的贞洁看得非常重要。他曾说过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样的话,宣扬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全社会对女性的压迫越来越深。所谓的贞洁被士大夫们挂在嘴边,贞妇烈女会修牌坊纪念,而不守妇道的女人则下场很惨。
这时候守宫砂这个偏方开始越来越常见,守宫砂灵不灵没人知道,但是文人墨客的各种记录中,守宫砂的出镜率非常之高。宋代的《续墨客挥犀》、《岁时广记》,明代的《七修类稿》、《夜航船》这些著作里都有对守宫砂的描写,这是社会崇尚守贞守节文化的表现。
明朝的医学家李时珍,在自己的《本草纲目》里也记载了守宫砂:
点臂之说,《淮南万毕术》、张华《博物志》、彭乘《墨客挥犀》,皆有其法,大抵不真。
但是李时珍后面又补充,这个法子不是不灵,而是恐有别术,今不传矣。他对守宫砂的看法已经跟唐代苏恭不同,不觉得这是无稽之谈,而是认为术不传矣,有点可惜之意。
三、现代科学的分析
守宫砂这种封建糟粕到了现代,早被丢到了历史的垃圾堆,但是出于学术研究的目的,学者们还是对这种东西做出了理性的判断。
从生物学上看,守宫砂的原理从古到今都是不可能行得通的。
首先根据古方,守宫在被做成守宫砂之前,要吃下整整7斤的朱砂!我们都知道壁虎是吃昆虫为生的,朱砂这种石头在壁虎眼里根本不是食物,往嘴里塞都塞不进去。而且朱砂不仅难以消化,而且还有毒,壁虎吃下去就死了,又怎么可能吃7斤呢?
其次,就算了吃了朱砂,壁虎也是不会变色的,生物吃下的色素会随着消化道排出体外,除非是中毒了,否则它还是原来的肤色,碾碎了也没用。
而从人类医学上来讲,异性之间的亲密接触不会影响女性生理的变化,就算是怀孕了,也不可能在手臂皮肤上显示出来;而且人的皮肤除了刺青外,不可能有洗不掉的颜色。
所以综上所述,守宫砂其实更像是一种心理上的压力,是一个无形的枷锁。被点了守宫砂的女子就像被安装了一台监控器,一举一动都在受监视,要好好安分守己,不敢做任何不规矩的事。
封建礼教吃人不吐骨头,用一个无形的枷锁就能毁掉一个女人的名声,这在明清时期的小说里屡见不鲜,一颗守宫砂就能杀死一个女人。今天看来,守宫砂是个可笑的闹剧,是愚昧迷信的象征,但是在古代,这个小小的红点却像一副手铐,里面不知道包含着多少妇女的血泪。
参考资料:1、《标准、背离、溯源——浅谈古代女性贞操观的形成与影响》,罗荣司2、《守住那神圣的妙处:处女“贞操痣”考证》,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