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2021这个世界怎么了
2022/11/1 来源:不详说来神奇,在我生命里,每过3年,就会发生一些很重要的事。
年,中考;
年,高考;
年,父亲去世;
年,信主;
年,结婚;
年,创业受挫;
年,零下25度的哈尔滨,与自己/世界和解。
年,在经历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潮狂涌的一年后,我终于看清了中国的未来,也预见了自己的命运。
年初,我对着世界地图,做了一场4小时超长直播,从人类起源,聊到中国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
当时,我只是猜测,中国未来可能往哪里走。
过去一年发生的种种“意想不到”,让猜测,变成实锤。
现在,没啥悬念,打明牌了。
未来,中国只会向那个方向,高唱凯歌,昂首阔步,荣光终将重归中华。
……
今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有些事,我可以用理性思考和逻辑推论做出比较准确的预判,并提前做好准备。
但更多事,我只知道未来有发生的可能性。
至于可能性到底有多大?何时会发生?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不知道。
比如疫情。
又比如,对眯眯眼的争议。
最近,我把这个号的slogan改成“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
关于眯眯眼,本不想发声。
因为这个时代,观点偏激才有市场,理客中两头不讨好,挨骂还掉粉,人间不值得。
但后台问的人很多,我不想说假话,只能说以下几点事实:
1:不管什么肤色人种,总有一部分生来就是眯眯眼,其中东亚黄种人眯眯眼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种。
2:中国自古不歧视细长条的眯眯眼,甚至认为是一种美。关公、佛祖(汉化后的)、四大美女画像都是小眼睛,流传至今的大量绘画雕塑都可证明。
3:直到有照片影像为证的民国时代,中国一线女星(阮玲玉、胡蝶等)虽然不是眯眯眼,也并非浓眉大眼高鼻梁的白人美女标准,依然保留中国古典审美倾向。
阮玲玉
4:近几十年,受西方文化影响,大部分中国人把“浓眉大眼”视为标准美女,“眯眯眼”则和“丑”画上等号。
5:东方(包括中日韩)长期输出的审美文化,让许多西方人将眯眯眼黄种人视为一种有别于西方主流审美的另类审美风格。
6:只要人和人之间还有客观差异,就无法根除歧视。
7:相当数量的西方人(包括白人和黑人)发自内心歧视和自己不一样的黄种人。
8:随着与自身文化制度截然不同的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在政客和传媒刻意引导下,误解和偏见进一步加剧歧视甚至仇恨,“眯眯眼”成为嘲讽中国人的“通用语言”。
只要认同这8条事实,很容易推导出以下共识:
不应责备眯眯眼,但应该坚决反对故意以眯眯眼造型或动作来嘲讽中国人的人、机构或作品。
换句话说,是否构成“辱华”,取决于是否主观故意。
以此衡量《雄狮少年》人物造型和三只松鼠模特形象,我不认为背后主创或企业存在故意辱华意图。
他们的市场都在中国,得罪国人,动机何在?
没错,你可以说《雄狮少年》人物很丑,不能代表广东人(我主观上也同意),
但不能否认,的确有一部分中国人,就长这样。
没错,你可以说三只松鼠模特难看,这不是审美,是审丑(我主观上也同意),
但不能否认,的确有一些人,喜欢这种小众化审美。
世界本就丰富多元,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审美无统一标准,我可以不喜欢,也可以表达自己的不喜欢,但别人也有表达自己喜欢的自由。
如果消费者不喜欢你表达的审美,自然不会买单,企业无利可图,审美自然会追随大众。
市场本会自发调节,何必上纲上线,人参公鸡?
……
自卑和自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越自卑,自尊心越强,越受不了被人嘲讽。
除了分清“敌我”,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让西方人心服口服,不敢再对我们做眯眯眼?
无他,只有自己强大。
盛唐万邦来朝,就是因为自己够牛,不管软硬实力,独步天下,谁敢造次?
就像美国白人可能歧视黑人,但没人敢歧视乔丹科比。
单看GDP,年前,我们还是世界第一。
但从年前起,西方就主导了人类发展进程。
西方人觉得自己的发展道路天然正确,代表人类文明唯一发展方向,充满自我中心主义和四个自信。
日本人口体量决定了,其崛起不足以撼动西方中心地位。
中国人口超过欧洲+北美+澳新总和,中国崛起,的确有可能撼动西方中心地位。
但领先年的惯性,不是说变就能变的。
美国早在年经济就已赶超英国,直到半个世纪后,才在政治和文化上彻底降服英国。
英美同文同种,尚且如此,中国和西方人种、语言、文化、制度都截然不同,目前尚未在经济总量上超越美国,想在文化软实力上让西方折服,至少还要50年的持续奋斗。
如果真爱国,不甘于受人侮辱,最应该做的,不是当键盘侠网暴同胞,而是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早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
记住,只要人和人还有客观差异,歧视无法根除。
别人不会因为你生气就不欺负你,但会因为你足够强大,不敢欺负你。
吾辈当自强。
……
但我感觉,上面这些话,很多人听不进去,因为脑子里装了二极管,看问题非黑即白,无法理解真实世界的复杂多样。
你有没有想过,每天打开手机,跳出来的各种热搜,有多少是千万网民自发助推形成的?又有多少是幕后之手主动推上去,希望你看到的?
每天被举报的人事物数不胜数,为什么只有这些进入你的视野?
你有没有想过:
三只松鼠广告,是哪一年拍的?
薇娅哪一年起,已是直播带货女王?
张庭公司,哪一年就已高调宣称纳税21亿?
张信哲代言菲律宾菠菜平台,又是哪一年的事?
……
我基本可以确认,未来若干年,我们将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
物质日益丰盛,精神愈加空虚;
社会高度安定,内心依旧浮躁。
面对的确定性越来越多,却依然觉得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感到迷茫惶恐。
主旋律是:安全、稳定、规范、秩序。
一切井井有条,莺歌燕舞,又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对,就是举目望去,漫山遍野的春意盎然,绿意葱葱,令人心旷神怡,喜不自禁,
却少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惊喜。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当年无数自媒体吹捧相互宝(保),说它会革了保险公司的命,马云真伟大。
我却说,相互宝初心不错,但风险不小,别当廉价保险,当成慈善更合适。
如今相互宝凉凉,又有无数自媒体痛骂,说它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马云真无耻。
我还是说,相互宝初心不错,别当廉价保险,当成慈善更合适,很可惜,试验终究没能成功。
就是这番公允评价,顺便对更深层次的原因,点到即止,文章就挂了~
误解是人生常态,理解是稀缺例外。
这个时代,不管你说什么,舆论都变得越来越苛刻,越来越极端。
或许被误解,真是表达者的宿命。
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一个推崇举报的时代,只能是一个人人自危的时代。
明年起,我可能会减少更新频率。
另外1月3日晚上8点,我会做一场招新直播。
大概率,这是我最后一次招新。
以后就踏踏实实,安安稳稳,一心一意服务好这些最信任我的铁杆荔枝。
大势如此,没必要给自己找不痛快。
惹不起,还躲不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