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万绿丛中一点红八亩后村生态党建
2022/5/5 来源:不详??????????提示: 青砖白墙黛瓦,茶山栈道农家;晴时观茶园风光,雨天赏烟雨缭绕……沿着蜿蜒而上的盘山公路,走进身处大山深处的桥墩镇八亩后村,满山翠绿尽收眼底——一垄垄绿油油的茶园修剪得整整齐齐。平地处,一条有浙南民居特色的新街坐落其中,错落有致的农家庭院经过建筑样式和室内陈设的统一规划,呈现出别样的农家风情。
走进八亩后的“村民中心”,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抓紧最后的收尾工作。八亩后村党支部书记李步生告诉记者,作为我县美丽民居创建的首批试点村,该村牢牢把握全镇生态党建发展模式,充分利用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优势,把党建资源转为经济资源,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生态经济,走出了一条以茶叶产业为主导,以党组织壮大为依托,以“四五精神”为核心,以休闲旅游为纽带的特色生态党建之路。而正在改造建设的村民中心,便是全村倾心打造的生态党建“红色阵地”。建成后,将成为桥墩镇积极探索“生态党建建生态,建好生态促党建”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影。 “八亩后没有人文景观,这山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全村群众辛勤劳动的成果。”讲起村里的发展历程,李步生如数家珍,字里行间透着自豪。在他印象中,一支辛酸而悲凉的歌——“五岱山巅十八窟,小径好进不好出。农家一年忙到头,尽吃番薯臭鱼骨。”生动反映了当年八亩后的落后面貌。过去,八亩后村一直属于典型的贫困落后村,因山区生产单一,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仅元,远远低于同时期国家、省、市、县平均水平。 穷则思变,时任村支部书记李孔宗不信命运的安排,用全村6支生产队凑出来的50元钱,扛着自家的锄头,带着李圣元、杨文春等4名党员一头扎进大山里,一心一意开垦荒山建茶园。“五个党员、五件蓑衣、五把锄头、五十块钱”的“四五创业精神”,承载起村民依靠劳动致富的美好梦想,开辟了今日八亩后村的万亩茶园,支撑着八亩后茶产业的一步步发展壮大。 当年“四个五”,而今满山茶。李步生介绍说,八亩后村主导产业茶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嬗变于本世纪初,腾飞于年。而八亩后村华丽转身的背后,始终离不开一种精神——“四五创业”精神。八亩后村一代又一代党员将敢想敢干、开拓创新的“四五创业”精神刻进自己的灵魂深处,创造出了巨大的财富,实现了八亩后从纯粹的种茶卖炒青到“卖了茶叶卖风景”的华丽转身,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茶业旅游品牌,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 在桥墩镇委书记郑贤跑看来,八亩后村党支部的“生态型党建”走的其实是一条“生态党建建生态,建好生态强党建”的路子,实现了为民与党建互动,党建与农村发展共赢的和谐局面。综合“生态型党建”在八亩后党支部身上体现出来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五个和谐”,其中包括理念生态的和谐、党员生态的和谐、组织生态的和谐、党群生态和谐、事业生态的和谐。而如何从中真正探索出基层党建与生态文明同频共振的新机制,进一步推动桥墩镇生态党建品牌建设,更是当下他积极思考的问题。更多信息